总持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能持一切义 佛华严憬兴在《无量寿经连义
总持: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能持一切义。
佛华严:憬兴在《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云:?“佛地功德,能严佛身,故云佛华严。”像这样的菩萨,其成就已经远远超越了所有的阿罗汉和辟支佛,因为他们都已经证入了大乘的空、无相、无愿之三解脱门。他们善于运用种种巧妙之法度化众生,针对众生的不同,分别教授声闻、缘觉和大乘菩萨等三乘佛法,在声闻、缘觉面前示现灭度。他们知晓空故无所作,无相故无所有,无愿故不生,不生故不灭,因此证得诸佛平等实相,具足无量的总持和三昧。他们六根清净,智慧广大无边,人人契入大乘佛法所说的法性、真如、实相之至理,故能证得佛华严三昧,可以见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听到诸佛宣说一切经典之精华妙义。菩萨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常住于甚深禅定之中,能悉见一切诸佛,并能在极短时间内,到达十方无量国土去礼拜供养诸佛。
〔利他之赞〕济诸剧难,诸闲不闲 ,分别显示真实之际,得诸如来辩才之智,入众言音,开化一切。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
诸闲不闲:闲,指尚未受灾难;不闲,指正在受灾难。诸大菩萨大慈大悲,时常拯救众生于水火中,包括正在受苦难和尚未受苦难的众生。他们还证得与佛一样的无碍辩才,通晓众生的语言文字,随机说法,开导教化众生。他们彻底明白一切事物的理(本质)和事(现象)的真相,这种成就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世间所有学问。更加难得的是,他们的心时常安住在帮助众生了生死、离轮回、出三界之道法上。
赏析与点评
《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以一种声音向大众说法,不同层次的人都能依照自己的境界而理解、接受。诸大菩萨也是如此,以众生能理解的语言讲法,令他们从不同程度上受益。
于一切万物,而随意自在。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兴大悲,愍众生,演慈辩,授法眼 ,杜三趣,开善门。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如是之等,菩萨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法眼:了达众生种种根器,善知一切救度之法,应机施与,而度脱之。菩萨对于一切人、事、物,已经不起分别、执着心,不为法所缚,故能随意自在成就一切。表现在度生方面,就是对众生一视同仁,不待人请,主动去授业传道,他们早已把众生的幸福快乐一肩挑起,不舍一个,度其成佛;这些大菩萨都能信受行持如来的甚深法藏,同时又能保护其佛种性,永远安住而不忘失;他们悲悯众生,以无碍的辩才把佛法的精华妙义毫无保留地传授于人,令之破迷开悟;他们一面杜绝众生再次堕落到畜生、饿鬼、地狱之三恶道,同时又为众生打开了一扇通往西方极乐世界之门,乃至进入三乘涅盘之善门。菩萨就是时常这样主动把无上之妙法无条件布施给众生、无微不至地爱护众生,就好像孝顺的儿子敬爱其父母一样。菩萨本来就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襟怀,所以时常以慈眼视众生,把众生当作自己来看待。他们所修的六度万行,乃一切善法的根本。修行圆满了,便能到达成佛之彼岸,获得如诸佛一样的无量功德和广大无边、不可思议的智慧。如此有道德、有智慧,如普贤、文殊、弥勒那样的等觉菩萨,数目多到不可称说和计算,他们都在同一时间到来,参加这一次法会。
- 最后还应指出的是文人受托写作碑铭墓志中的文字往往对墓主有所粉[图]
- 孟子说“行仁义就是了杀死一个无罪的人就是不仁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图]
- 惠能大师说那位大师所说的仍然存在着知见的弊端所以让你没有了达[图]
- 为什么写下?是记录异常情况冬十二月纪叔姬去世修筑诸邑和防邑的[图]
- 从 年考入北大中文系算起我成为袁行霈老师的学生已经有半[图]
- 其校书官集贤书院掌管、校理图籍的官员三馆宋朝沿袭的唐朝制度分[图]
- 贞士无心邀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意中夺其魄可[图]
- 第四十四篇《说疑》述说君主难以识别的各种奸臣行径是韩非论述治[图]
- 兄长照顾弟弟弟弟敬重兄长这是人间一个重要的伦理道德要求即使双[图]
- 玉四等来得知叔父大人病势稍加得十三日优恤之旨不知何如?顷又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