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万贵妃当然也知道了这件事情她又气又恨口里不断地骂“这群
不用说,万贵妃当然也知道了这件事情,她又气又恨,口里不断地骂:“这群小子害了我!”这时万贵妃已经岁了,她当然不能容忍纪淑妃夺了她的宠位。一天,她终于设计毒死了纪淑妃。太监张敏看到纪淑妃突然死去,知道事情不好,生怕也遭到万贵妃的毒害,便吞金自杀了。这样一来,皇太子祐樘又处在危险的境地,万贵妃的魔爪随时都有可能把他捕获。
这时候,孝肃周太后起了作用。周太后是英宗妃子,宪宗的生母,当时住在仁寿宫。她对宪宗说:“把这个孩子交给我吧。”周太后对祐樘的保护很尽心,对他的态度也非常慈爱。她经常嘱咐祐樘到万贵妃那里一定要十分小心,绝对不能随便吃东西。一次,万贵妃把祐樘召去,端上了许多点心,祐樘看了摇摇头说:“我吃饱了。”万贵妃又命人端上汤让祐樘喝,祐樘说:“我怕里边有毒。”这下可气坏了万贵妃,她大声骂祐樘:“你才这么小,心眼就这么多,将来还不把我吃了。”从此以后祐樘再也不去万贵妃那里了。万贵妃气病了,但是她仍不甘心,又搞了别的花招。她不再用毒死、堕胎的办法杀死嫔妃们的孩子,而是让他们多生孩子,以便让这些孩子们今后和皇太子争高低。这样在祐樘以后,宪宗又有个儿子。
成化二十年(),祜樘的皇太子位差一点被废掉。当时宪宗岁,因酒色过度,身体十分虚弱,万贵妃五十四岁,因身体过胖也患有高血压病,他们的身体都不太好,而这时皇太子刚刚十五岁,但人世间的许多事情他也都明白了。在这种情况下,太监梁芳等人非常恐慌,很怕宪宗一旦驾崩,太子即位,会治他们的罪。又怕万贵妃一死,失去靠山,日子也不好过。于是他就极力怂恿万贵妃向宪宗建议,将祐樘废掉,立宪宗的另一个儿子兴王为太子,宪宗默许了。司礼监怀恩听说这件事后,急忙来见宪宗,再三力争,说不应废掉太子,但仍然无济于事。就在这关键时刻,山东泰山发生了地震,祐樘的太子位才得以保留。原来在洪武三年(),朱元璋曾封泰山为东岳,象征着东宫,所以泰山地震就意味着东宫不稳。宪宗是个很迷信的人,他认为这是上天对他的警告,便打消了废立太子的念头。为了发泄怨恨,他把怀恩谪居到了凤阳。
成化二十三年()春天,万贵妃得脑溢血死了,时年岁。宪宗为此七天没有上朝,心里非常悲痛。这年八月,他在病床上躺了十天后,也一命归天。继承皇位的是太子祐樘,历史上称为孝宗。
为什么万贵妃能够得宠而且表现得那样横行无忌呢?这与宪宗当然有很大关系。宪宗自幼就在万贵妃监护之下,长成以后也一直依靠万贵妃。他对万贵妃是又敬又怕。宪宗本人也不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他岁即位,岁去世,在位年中很少问政,大量的时间在荒嬉中度过。户部主事周轸曾尖锐地向他指出:“神仙、佛老、外戚、女谒、声色、货利、奇技、淫巧都是你平时经常接触的,左右的人也爱用这些引诱你。”对这忠诚的警告,宪宗当然听不进去,那么,他所信赖的朝廷大员就只能是那些溜须拍马,专说奉承话的人了。宪宗当政时期,民间流传着“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歌谣,足以表明当时朝政的腐败和昏庸。
“纸糊三阁老”指的是宪宗时期内阁大臣刘吉、刘珝和万安三人。刘吉是一个伪君子,成化十八年()他因丁忧(遭父母之丧)必须离职,宪宗令他“起伏”(即不等到终制,便出来复职)。刘吉一面装出对于名利很淡薄的孝子模样,一面却又暗地里托万贵妃在宪宗面前说好话,使宪宗不批准他辞职。他这样做,又怎能不助长万贵妃的气焰呢?刘珝胆小怕事,是个地道的“老好人”。这种没有骨气的人又怎能负起朝廷重任?万安更是赤裸裸的卑鄙小人,他自称是万贵妃的侄子,对万贵妃百般献媚,以此得到万贵妃的宠信。在宪宗面前,他只懂叩头,喊万岁。这种实为万贵妃爪牙的朝廷大员,只能把朝政搞得乌七八糟。至于“泥塑六尚书”,则是指宪宗时期任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的陈钺、尹曼等人。他们之所以能得到高官厚禄,靠的是与宦官勾结。陈钺是太监汪直的门下,而汪直又是万贵妃的亲信。就靠这一点,陈钺当了兵部尚书。尹旻当户部尚书年,也是依仗宦官和万贵妃的关系。朝廷大员与万贵妃的关系竟如此密切,那么万贵妃横行霸道,狠毒异常,使宪宗得子六年都不知道,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目录
一、乱世枭雄
王莽
- 最后还应指出的是文人受托写作碑铭墓志中的文字往往对墓主有所粉[图]
- 孟子说“行仁义就是了杀死一个无罪的人就是不仁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图]
- 惠能大师说那位大师所说的仍然存在着知见的弊端所以让你没有了达[图]
- 为什么写下?是记录异常情况冬十二月纪叔姬去世修筑诸邑和防邑的[图]
- 从 年考入北大中文系算起我成为袁行霈老师的学生已经有半[图]
- 其校书官集贤书院掌管、校理图籍的官员三馆宋朝沿袭的唐朝制度分[图]
- 贞士无心邀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意中夺其魄可[图]
- 第四十四篇《说疑》述说君主难以识别的各种奸臣行径是韩非论述治[图]
- 兄长照顾弟弟弟弟敬重兄长这是人间一个重要的伦理道德要求即使双[图]
- 玉四等来得知叔父大人病势稍加得十三日优恤之旨不知何如?顷又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