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派送这里指不为万物制定是非标准书记载瑰玮奇特壮丽连犿(fā
谴:派送。这里指不为万物制定是非标准。
书:记载。瑰玮:奇特壮丽。连犿(fān):符合顺从。
参差:变化多端。(chù)诡:奇异。可观:可以仰瞻,这里指可听从。
不可以已:不能因记载而停止。这里指思想充沛,不止于记载。
造物者:指自然之道。
外:忘怀。
深闳:深广。肆:显明。
稠(tiáo)适:适合。上遂:与道吻合。
应:对应。化:万物变化。解:理解。
蜕(tuì):遗留。这里指事物变化很快,没有痕迹。所谓理解变化的言论,并不能真实反映变化。如《则阳》之“蘧伯玉”对道的认识一样,都是处在变化中的。
昧(mèi):隐藏。
未之尽:未尽之。这里指庄子的学说虽然合乎天道,但道处在不停止的变动中,隐约难见,不能具象,是无法用语言来说清楚的。庄子的学说只是一种引导,需要自我体悟。如果执着于表面的理论,是不能了解万物的真实变化的。
【译文】 (道)恍然或存,广漠无形;不停变化没有规律,死吗?生吗?和天地同在呢,与神明同行啊!迷茫啊走向何处,无心啊归向何方。万物包罗在(道中),没有地方可作为它的尽头。上古的道术有体现这方面的,庄周听闻了这种教化就喜欢它。通过虚而不实的言论,以广阔深远的主张,不受限制的表达,时常放任自我而不觉不安,不用不同的看法来表现自我。认为天下沉溺欲望,遮蔽心知,不能和他们说廓大深远的言论。(因此)以与道相关的言论来委婉说明,用反复申说来验证大道的真实,借助他人的言论来推广道理。独自和天地精神同往同来而不轻视万物,不为(万物)是非的标准,凭借这些和世俗共处。他的记载虽然奇特但符合(物性)不损大道。言辞虽然变化多端而奇异可从。他的思想充实满溢,不止于记载。上与自然之道同游,下与忘怀死生、不论终始者做朋友。他对于道本旨的阐述宏大又通透,深远又显明。对于道运行的理解,可说是与物适合而上合于道了。即便如此,它只是应对万物的变化和理解物性罢了,而物的天理是没有止境的,它的变化是没有痕迹的,恍惚啊,隐约啊,(道)是说不尽的。
惠施多方27其书五车,其道舛驳27其言也不中27历物之意27曰:“至大无外27谓之大一;至小无内27谓之小一。无厚27不可积也28其大千里。天与地卑28山与泽平28日方中方睨28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28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28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28今日适越而昔来28连环可解也28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28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惠施以此为大29观于天下而晓辩者29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29卵有毛29鸡三足29郢有天下29犬可以为羊29马有卵29丁子有尾29火不热29山出口30轮不蹍地30目不见30指不至,至不绝30龟长于蛇30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30凿不围枘30飞鸟之景未尝动也30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30狗非犬30黄马骊牛三31白狗黑31孤驹未尝有母31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31辩者以此与惠施相应31终身无穷。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31饰人之心31易人之意31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31
多方:好几门学说。
- 但妻妾在古代有着严格区别《礼记·内则》云“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图]
- 淮阳王更始帝刘玄更始元年即公元二三年舂陵戴侯刘熊渠南阳今河南[图]
-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 ;“王假之”尚大也 ;“勿忧宜日中[图]
- 貛音huān 獥音jiào狼雄的称为貛雌的称为狼它[图]
- 世俗废衰而非学者多“人性各有所脩短若鱼之跃若鹊之驳此自然者不[图]
- 王凌字彦云太原祁(今属山西)人曹操时辟为丞相掾属曹丕时拜散骑[图]
- 〔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图]
- 以冬笋烘片微加蜜焉苏州孙春杨家有盐、甜二种以盐者为佳玉兰片以[图]
- 本篇所论水肿基本属于实证实则宜泻故当“去宛陈莝”水肿病首宜使[图]
-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俯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