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只得谨慎从事不敢说劳苦却还受谗口的中伤下民的灾祸原非从天
我也只得谨慎从事,不敢说劳苦,却还受谗口的中伤。下民的灾祸,原非从天而降。只因这些人碰头时成群议论,转过背就憎骂,什么都做得出来。故里悠悠,也有因忧愁而发病的。看看四面的人倒很优裕,我却独自担心。人没有不想安逸,唯有我不敢休息。上天已失常道,我是王室旧臣,故而不敢像僚友那样苟安。
这首诗前半写天变灾异,后半谴责皇父,尤斥其迁往向邑。中间由皇父而及六臣,由六臣而及艳妻褒姒。《正月》篇也说:“赫赫宗周,褒姒灭之。”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谓“众贤臣辅之而不足,一褒姒灭之而有余”。但光是一个艳妻,未必真能倾城覆国,必须有志同道合,存心要使王朝断送,百姓遭殃的一批人,诗中的七个大员,只是被诗人指了名的。其次,一个王朝的灭亡,本非一夜之间所能完成。础润而雨,厉王监谤,迹象已见。皇父所以要带同富豪迁居,实已窥见当时政局危机的严重。顾炎武《日知录》卷三:皇父以柄国之大臣,而营邑于向,盖亦知西戎之已逼,王室之将倾,“然不顾君臣之义,而先去以为民望,则皇父实为之首”,因斥为“鄙夫之心”。也使我们看到西周的高层统治者的真面目。
在艺术技巧上,第三章写天崩地裂的惨怖景象,用字浅明,至今读来,依然震魂慑魄。第五章“曰予不戕,礼则然矣”。寥寥二语,口吻如闻。皇父所谓“礼”,其实就是权就是势。
幽王和褒姒的行乐之处在骊山,骊山本秦岭的支阜。到了唐代,骊山华清宫的温泉,又是杨贵妃的洗浴之处,温泉从玉莲花中喷出,就像现代的淋浴一样,据说这白玉石的莲花还是安禄山命范阳工匠雕作的。
最后是天文上的,也即科学上的。日食并非天灾,不像水旱、地震那样会造成灾难,陈高傭《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即未列日食。但古人看到自然现象上一些偶然性的不可抗的突变,尽管无害于人,也会紧张起来,民间还有鸣锣放炮的。方玉润说:“日蚀虽非真厄,而其象则成厄象,象著而气亦足以相感,此圣王之所以畏也。”后面几句,说得陈旧些,但古人的认识只能这样。
这首诗有一个时代上问题:有人说是周厉王时作的(公元前856年),有人说是周幽王时作的(公元前781年)。两说分歧,作为科学的判断是诗中三句话:“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蚀之。”十月指周历,夏历是八月。朔月是月之朔日,即初一,辛卯指用干支记日。用公历说,那一天便是公元前776年9月6日。从梁代虞起,就已推定这天日食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至元代而愈精。
现代天文学家陈遵妫说:就日食的纪事来说,中国有世界上最早最多的纪录。下即举本诗这三句话,虽较巴比伦最早的日食纪事早了十三年,但在中国这个古国里,自然不能认为最早。殷代甲骨卜辞中有“乙卯允明,三舀食日,大星”的记录,便是指天亮后发生日全食现象,三舀指全食时所见的火焰,即日珥,同时见到大星。虽不能确定它所发生的正确日期,但发生在公元前十三、前十四世纪则毫无疑问,“这才是世界上最古而可靠的日食和日珥的纪事”(引自陈子展《雅颂选译》)。也是史学与科学结合的例子。
[1]. 有事,犹言“有司”。
- 你觉得是什么阻碍了你的职场晋升?[图]
- 企业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员工[图]
- 转行转岗要降薪求职吗?底线在哪儿?[图]
- 如何成为核酸检测员?[图]
- 有关失望心冷的伤感句子[图]
- 不同类型妈咪的孕期反应[图]
- 良好的家庭生活可抑制抑郁基因[图]
- 睡前五分钟练习静养功[图]
- 长口疮怎么办?[图]
- 鸡蛋该吃多少,怎么吃最健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