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工作生活压力大 陈振华副教授分析说,社会发展快,对个人的要求高,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竞争就大了,同时压力感也增强了。中国人素有“年终算账”的习惯,“别人都发财了,升官了,我却一年到头一事无成”,与别人相比,自己感觉特别失败,因而过年对不少人不是“过节”,而成了“过关”。重压之下,很多人会产生恐慌、焦虑或无所适从的心理,甚至因此而深深自责。“年关心理恐慌症”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失衡的表现。 ★春节的功能定位发生了变化 1月26日,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长沙市第一医院张剑祥主任医师接受笔者采访时认为,上述现象的出现与人们对春节的功能定位发生了变化也有很大关系。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全家老少吃团圆饭,亲戚朋友互相拜年,本是很淳朴的风俗。通过彼此的问候,可以联络亲朋感情,促进朋友关系,消除前嫌。紧张工作一年的人们也往往可以借此放松。但随着人们对工作、生活期望值的提高,春节的定位发生了变化。春节成了工作总结、应酬吃饭的“黄金期”。这种氛围一形成,以往温馨祥和的春节变成了一种折磨、一种负担,也助长了人们相互攀比现象的出现。这样,春节不但没有起到调节舒缓人们心情的作用,反而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担。 应对▲★保持一颗平常心 患“年关心理恐慌症”的人虽是少数,但人们应该认识到它的出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实际上,心理压力早已存在,只是到了年关,积累了长时间的压力愈加凸显出来。当然,偶尔、适度的紧张无需太在意,但若因此诱发失眠、惊悸等生理疾患,就要求助于精神干预治疗。陈振华说,年底压力加大在所难免,关键是自己要有平常心,他为大家开具了一份“精神年货”清单: 一颗平常心。善于根据现实调整自己对于学习、事业的期望值,避免好高骛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知足常乐,要看到自己一年来的收获,制定生活工作目标时则要切合实际;除了工作和事业,对健康、家庭、亲人等同样需要关注,这样有利于在激烈的竞争保持心理平衡,不会因为失去某一方面的优势就如同失去整个世界一样。 一个“减压阀”。从容面对压力、积极努力是缓解压力最有效的办法。善于及时排遣不愉快的情绪,参与各种运动及娱乐活动;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增强信心,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实现目标。 一群知心朋友。善于将自己融入家庭或集体中,通过与朋友沟通以及寻求心理指导等来缓解压力,切莫“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还春节本色 张剑祥认为,人们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一点就是还春节本色,即休闲、调节心态、增进感情。对工作、生活的一些得失也不必太在意,注意休息和自身调节,生活节奏尽量与工作期间保持一致;对“人情”要有正确认识,对于父母、朋友,平时的问候和生活关怀比逢年过节的礼物更重要,没有必要为了给家人买礼物而造成经济压力,只要心意到了就行。盲目的攀比只会加重心理失衡。 家在外地的人,春运回家前提早购买火车票,要注意休息,不要带着焦虑情绪和疲劳上路。乘车过程中听听音乐,和朋友聊聊天,多想想回家团聚的欢乐,以减少因人多拥挤带来的身心影响。 摆正了心态,就不会对过年感到厌恶、恐慌,相反,春节假期是调整心情、增强信心的一个好机会。远方的游子,回到家中,会感到特别的放松,父母关怀、亲朋相聚、交谈玩乐,在这样一种充满温情的环境下,会使人静下来仔细思考,就象在加油站加过油一样,面对困难,信心倍增,为来年换上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