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周口KTV招聘网 > 周口热点资讯 > 周口学习/知识 >  二十三日,由寺后侧径登山越涧盘岭宛转山半隔峰复见一瀑并挂瀑布

二十三日,由寺后侧径登山越涧盘岭宛转山半隔峰复见一瀑并挂瀑布

2022-08-04 10:25:07 发布 浏览 818 次

二十三日 由寺后侧径登山。越涧盘岭,宛转山半。隔峰复见一瀑,并挂瀑布之东,即马尾泉也。五里,攀一尖峰,绝顶为文殊台。孤峰拔起,四望无倚,顶有文殊塔。对崖削立万仞,瀑布轰轰下坠,与台仅隔一涧,自巅至底,一目殆无不尽。不登此台,不悉此瀑之胜。下台,循山冈西北溯溪,即瀑布上流也。一径忽入,山回谷抱,则黄岩寺据双剑峰下。越涧再上,得黄石岩。岩石飞突,平覆如砥。岩侧茅阁方丈,幽雅出尘。阁外修竹数竿,拂群峰而上,与山花霜叶,映配峰际。鄱湖一点,正当窗牖。纵步溪石间,观断崖夹壁之胜。仍饭开先,遂别去。

鄱湖:为鄱阳湖的省称。鄱阳湖现有面积397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1米,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二十三日 由开先寺后的侧边小路登山。越过溪涧,盘旋于山岭,在山半宛转前行。隔着山峰又看见另一瀑布,并挂在瀑布东面的,就是马尾泉了。走过五里路,攀登上一座尖山峰,其绝顶为文殊台。一座孤峰拔地而起,四面没有倚靠,峰顶有文殊塔。对面的崖岩削立,高达万仞,瀑布发出轰轰的响声向下坠落,与文殊台仅仅相隔一涧,从崖巅到崖底,一眼几乎没有看不到的。不登临这文殊台,就不尽知这瀑布的胜景之妙。走下文殊台,沿着山冈的西北面追溯溪流,即是瀑布的上流。一条小路忽然伸入,山回谷抱,黄岩寺正高踞在双剑峰下。越过溪涧再向上攀登,得以到达黄石岩。岩石有的奇异突兀,有的平覆如磨刀石。岩侧的茅草阁方丈,幽雅脱离尘世。阁外面有修竹数竿,在群峰之上轻轻摆动,与山花、霜叶,辉映相配于山峰之间。远眺鄱阳湖一片,正对着窗户。在溪涧、岩石间放开步伐游览,观赏断崖、夹壁的种种景致。仍然在开先寺用饭,饭后告别而去。

游黄山日记后

此篇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徐霞客重游黄山的游记。

这年徐霞客游庐山和白岳山后,于九月初四日由汤口上山,仍从南往北经硃砂庵、石门、文殊院、平天矼、石笋矼,至狮子林,折往东南观牌楼石,登仙灯洞,过丞相原、九龙潭,初六日经苦竹滩向太平县。后来往北就近游九华山,惜未见游记。

徐霞客此行勇敢地登上了天都峰和莲花峰,详记了他历险登顶的经过。天都、莲花两峰的高低,旧时向无定论,诸书多谓天都高于莲花。徐霞客通过自己的考察,明确指出莲花峰是黄山的最高峰,与今天测量的结果完全一致。

戊午九月初三日] 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从小桥右下,陡甚,即旧向黄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

]戊午:指万历四十六年,即1618年。

戊午年九月初三日 从白岳山榔梅庵出来,到桃源桥。顺小桥右侧下山,很陡,就是原来去黄山所走的路。行程七十里,在江村住宿。

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硃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岐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石门:应指今云巢洞。清人王灼《黄山纪游》载:“有巨石当路,而中空如门,累石为磴,其间可数十级,题之曰云巢。”

初四日 行十五里,到汤口。又走五里,到达汤寺,在汤池沐浴。手拄拐杖、遥望着硃砂庵攀登。十里,登上黄泥冈。刚才云雾笼罩的群峰渐渐地显露出来,也渐渐地落在我的拐杖下。转进石门,从天都峰侧面穿越而下,于是天都、莲花两座峰顶,都秀丽地突出在天空中。路边有一条岔路往东上,是我从前没走过的,于是往前顺岔路直上,几乎上到天都峰侧面。又往北上,在石缝中穿行。一片片石峰夹着路耸起,路在石峰之间弯来转去,阻塞的地方被凿开,陡峭的地方修出阶梯,断裂的地方搭木通过,悬空处安置梯子连接。往下俯瞰,壑谷峻峭、阴森,枫树和松树相互夹杂,五彩缤纷,像图画、锦绣一样灿烂。于是想到游黄山应是有生以来的奇览,有如此的奇异景致前次却没有探寻过,这一次重游真是既痛快又惭愧啊!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涌。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余不从,决意游天都,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